粤港澳大湾区:释放航运物流新机遇

互联互通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合作的重要一环。2019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不但可促进区内城市更加频繁的商贸往来,而且也将进一步推动环球商贸流通。

UPS拥有超过100年历史,不仅是全球最大快递业者和包裹派送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专业运输、物流支援、金融商品和电子商务的领导者。UPS早于1986年已在新加坡成立亚太地区总部,并于中国上海、深圳及香港设立亚太空运中心,服务亚太地区超过 40 个国家和地区,每周来往亚太地区及国际的航班分别多达183及142班。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内地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释放的航运物流机遇,UPS香港及澳门区董事总经理赵莉(Lauren Zhao)分享了她对大湾区未来发展,以及大湾区发展对香港物流行业产生影响的独到见解。

大湾区概念促进跨境物流

赵莉表示,大湾区内的香港是UPS的亚洲枢纽(Asia Hub),主要连结美国和欧洲,而深圳则作为亚洲区内枢纽(Intra-Asia Hub),主要连结泰国、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地。业务方面除了基本的包裹快递,也包括货运代理、海运、空运及铁路运输,基本涵盖物流业概念下的所有范畴。UPS虽然并没有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到的每个城市都设有营运中心, 但早年已进驻多个区内城市,现在服务范围已完全覆盖至全部11个大湾区城市。

赵莉表示,UPS在制订新一年商业计划时,会参考权威的市场反馈以及政府预判。她指出,中国内地在近年都被UPS定义为经济发展速度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快的新兴市场,当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更在推动中国内地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

赵莉认为,随着大湾区概念深入发展,「大湾区一定会进一步促进跨境物流。」她强调,在大湾区内,无论是个人与企业之间抑或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大部分都建基于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满足客户订单,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对物流供应商来说最为重要,所以整个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和覆盖必先满足跨境物流的需求。而为了满足需求越见增加的跨境物流,物流供应商必须不断提升网络,从而实现更畅通、更快速的整体网络。赵莉说:「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大型基建的设计都配合了这个理念。」

大湾区汇聚区内与国际人才

赵莉通过与大湾区客户、大专院校学生以及年轻人沟通,对大湾区的发展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认为,大湾区是聚集最多年轻人才的地方。她以深圳为例:「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创意和热情前所未有,将会出现更多创新产品。」赵莉表示,曾有年轻的深圳科技行业客户向她介绍,该公司大部分同事都是来自国外,因为在深圳他们的创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实际产品,是「深圳速度」令他们汇聚于此。创科企业以创新生产出最尖端的产品,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赵莉指出,深圳的产业生态链已非常完善和丰富,加上产业发展速度快,令「越来越多的中产和富庶人口聚集在这个区域,他们多数倾向由海淘、亚马逊(Amazon.com)等电子平台购买国外高端产品,从而促进进口,带动消费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赵莉表示,对物流供应商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每班进出的航班都可以满载」,如此可令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同时降低营运成本,令客户获得最大利益。

UPS也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去调整服务范畴,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赵莉表示,例如UPS需要专家及牌照的配合,方会承运医药或其他冷冻链产品。她相信,随着大湾区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发展,或是人才带动需求变化,市场对高端产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届时UPS将根据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申请相应的牌照,做好相应的配套,以便提供服务。

投入新机型增加大湾区运力

赵莉表示,大湾区是很有前景的经济增长点,而香港作为UPS亚洲枢纽的布局将进一步发挥效用。香港作为亚洲枢纽以及深圳作为亚洲区内枢纽的设计,是多年来随业务发展而形成的成熟网络。从更宏观的角度看,UPS作为国际物流公司,全球网络的设计主要根据各大洲内所服务的国家而定。在UPS国际网络覆盖的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整体网络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区域货物量,并不会只因为某一新兴区域政策的变化而改变。

UPS计划把40架新型飞机投入长线洲际航线,并服务香港及深圳的航空枢纽,显示出UPS对大湾区业务增长的期望。

赵莉指出,大湾区将如同东京湾区、三藩市湾区一样,创造新的经济发展效益。物流供应商通常通过增加该区的运载能力,满足区域经济的需求。为此,UPS早在两年前已经开始于不同航线上部署40架新型飞机,逐渐替代旧型飞机。其中有28架是波音747-800货机,若机队全部投入使用将令其全球网络运载能力提升一成。目前已有7架新型747-800货机投入到亚洲-美国的洲际长线中。香港-德国科隆的航班也将于8月启用新机型代替现有的747-400货机,当所有货机完成替换后,预料可为全球网络提升超过10%的运载能力。

赵莉表示,对国际物流公司而言,最重大的资源投放就是飞机,UPS计划把40架新型飞机投入长线洲际航线,并服务香港及深圳的航空枢纽,显示出UPS对大湾区业务增长的期望,以及大湾区业务对其业务的重要性。然而,赵莉强调,UPS作为国际公司,注重的并非「单一点对点的货量和业绩」,当区域经济有所增长,航空公司、承运人以及物流供应商会通过提升整体网络的运力而满足区域经济增长所需。

香港与内地联动 发挥优势增效益

赵莉拥有多年内地工作经验,理解到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产业发展差异。她认为,香港多年来形成的高效率体系,不是任何内地城市能够轻易取而代之的。同时她认同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在大湾区内着眼的绝非竞争,反而是主导城市之间的联动,缔造最大的共同经济效益。

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初期,最先看到的就是相关基建项目开始施工,例如港珠澳大桥、各地机场等,表面上似乎是「互相抢生意」,不过各地政府都思路清晰,纷纷着手讨论如何加强合作等。以邻近香港的广州和深圳扩建机场的规模来说,「深圳、广州机场的设计可能更多是为了旅客,至于货运,特别是高端产品,是不是香港更有优势配合发展?」赵莉表示,政府层面应该考虑如何使大湾区城市产生出最大的发展效益,就如UPS香港以及UPS内地一样,「UPS香港感兴趣开拓的不一定是内地可以做,而内地可以做的不一定是香港感兴趣涉足的。从区域联动的角度看,香港、珠海、澳门等三地机场应该按各自的地域及产业优势,相互合作以产生最大的协同效益。」

除了空运,在海运方面,香港仍然保持其作为中转港的地位,且「今日拥有的优势是内地几个港口没有的」。赵莉表示,尽管内地众多港口的吞吐量已经超过香港很多年,在她看来却是正常不过的事,「这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的形成有关。」她解释:「海运满足大量货物进出口的需求,随着内地几大港口腹地产业链的成熟,邻近腹地港口基建的完善,客户自然会选择距离最近的港口,毋须特别运至香港。这不是香港需要与之竞争的领域。」她指出,香港的定位是转口港,跨境物流是这个城市发挥优势的主要领域,在这一领域香港「仍然在发挥积极作用」。

物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大湾区机遇与挑战并存,赵莉以香港为例,指出香港在人才方面供不应求,将窒碍不同行业的发展。从供应层面来说,她指出业界最关注人才短缺的问题,从最前线操作人员,到具专业知识、物流经验、能提供优秀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整体解决方案环线的专业技术人才。「香港物流业从业人员目前大约有18万,2016年到2018年人才需求增幅为40%,但实际从业员人数增幅就只有不足8%,反映各个层面的人才都非常短缺。」

除了人才短缺,赵莉指出,香港业界若想保持「超级联系人」的地位,就要将自己原本已经很有效率的体系进一步升级,真正达到「超级」的程度。香港物流业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是速度和效率,但深圳凭着创新技术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对香港的地位带来挑战。以支付系统为例,「香港的支付系统何时才可以达到和内地一样方便快捷?」赵莉表示高效的付款系统是提升物流体系效率的重要部分。在内地,无论是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实时支付。

赵莉表示,第三是解决机场容量的问题。香港国际机场获公认为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根据国际机场组织2018年的报告,仅有两条跑道的香港国际机场在世界最繁忙机场排行榜上名列第八。赵莉认为,随着大湾区的发展,区内面对更大的物流需求,香港国际机场须提供更多的航班时刻。例如UPS目前每天由香港飞往美国和欧洲的航班分别是3班和2班,旺季的时候会增加至4班和3班,即是每天共7班。为配合大湾区发展,UPS或须每天再增加1班航班,然而香港国际机场能否满足业界对增加航班的需求就成为一大疑问。她说:「可能未来第三跑道及相关基建建好之后会有更多的空间,但目前来说,想临时增加航班,申请航班时刻非常困难。」